簡單的說,通過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獲得需要生產產品的模子和工具就叫模具,有了這個模子,就可以成批生產同類型的產品,它是工業發展的重要標志。注塑模具由幾組零件部分構成,這個組合內有成型模腔。注塑時,模具裝夾在注塑機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成型模腔內,并在腔內冷卻定型,然后上下模分開,經由頂出系統將制品從模腔頂出離開模具,蕞后模具再閉合進行下一次注塑,整個注塑過程是循環進行的。以下是對注塑模具生產過程的描述。
一、塑料制品工藝分析。
在模具設計之前,設計師應充分分析和研究其塑料制品是否符合注塑成型的原理,并與產品設計師達成共識。包括產品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和外觀要求,以避免模具制造中不必要的復雜性。
二、模具結構設計。
一套優 質的模具不僅需要良好的加工設備和熟練的模具制造商,還需要良好的模具設計。特別是對于復雜的模具,模具設計的質量占模具質量的百分之80以上。優 秀的模具設計是:在滿足客人要求的前提下,加工成本低,加工難度小,加工時間短。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充分消化客人的要求,還要了解注塑機、模具結構、加工工藝和模具廠自身的加工能力。因此,要提高模具設計水平,應做到以下幾點:
1.了解模具設計中的每一個細節,了解模具中每個部分的用途。
2.參考以往類似的設計,了解其模具加工和產品生產情況,吸取經驗教訓。
3.多了解注塑機的工作過程,加深模具與注塑機的關系。
4.下工廠了解加工工藝,了解種加工的特點和局限性。
5.了解自己設計的模具的試模結果和改模情況,吸取教訓。
6.盡量采用以前比較成功的模具結構。
7.多了解模具入水對產品的影響。
8.研究一些特殊的模具結構,了解蕞新的模具技術。
三、確定模具材料,選擇標準件。
在選擇模具材料時,不僅要考慮產品的精度和質量,還要結合模具加工和熱處理的實際能力給出正確的選擇。此外,為了縮短制造周期,盡可能使用現有的標準件。
四、零件加工及模具組裝。
除了設計中蕞佳的結構和合理的公差外,零件加工和模具組裝也非常重要。因此,加工精度和加工方法的選擇在模具制造中起著絕 對的主 導作用。成型產品的尺寸誤差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
1.模具的制造誤差約為1/32。模具磨損引起的誤差約為1/63。成型件收縮不均勻引起的誤差約為1/34。預定收縮與實際收縮不一致引起的誤差約為1/6=(1)+(2)+(3)+(4)
因此,為了減少模具制造誤差,首先要提高加工精度。隨著數控機床的使用,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此外,為了防止模具磨損變形造成的誤差,在加工精度要求高、產品產量大的模具中,應對型腔、型芯等關鍵部件進行淬火處理。為節約材料,方便加工和熱處理,模具設計應盡可能采用鑲嵌結構。為了解決成型部件收縮不均勻和預定收縮與實際收縮不一致造成的誤差,模具制造公差一般用于產品公差的三分之一,便為未來的成型過程留出大量的調整空間,解決成型過程造成的誤差。
五,試模。
從設計到組裝,一套模具只完成了整個制造過程的百分之70~百分之80。對于因預定收縮與實際收縮不一致而造成的誤差,須通過試模檢查脫模是否順暢,冷卻效果如何,特別是澆口尺寸、位置、形狀對產品精度和外觀的影響。因此,試模是檢驗模具是否合格、選擇蕞佳成型工藝不可缺少的一步。
塑料模具行業的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市場上專業塑料模具制造商的數量和能力也迅速增長。根據對塑料模具設計制造業生產、銷售、市場情況、行業結構、產品、進出口的分析,參照塑料模具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國塑料模具設計制造業的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廣闊。